二战后,美国对饱受战争摧残的西欧各国实施了一项大型援助计划。该计划最初由时任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讲中提出,正式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亦称为“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出台的背景和影响是什么?
01/
拯救破败不堪的欧洲,美国决定提供经济援助
二战结束时,欧洲的无数城市被炸成了残垣断壁,各国的工业生产几近瘫痪,饥荒正在蔓延。英国政府惊呼“不列颠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奥地利、意大利、希腊等国的工业产量未及1938年的2/3。农业发达的法国,1947年竟有320万亩小麦失收,居民每天仅有6英两面包。1945年9月8日,英国《画报》刊登了德国妇女、儿童在美国军营的垃圾堆上寻找食物的照片,称“德国今年的惨状将是自中世纪以来欧洲从未见过的”。1947年5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把西欧描绘为“一座瓦砾堆,一个尸骨收容所,一个滋生瘟疫和憎恨的温床”。
与欧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二战期间,美国生产了世界武器的40%,为盟国提供了60%的战争必需品。二战刚结束时,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占全世界的40%,工业生产占62%,出口贸易占32.5%,黄金储备占70%。
面对满目疮痍的欧洲,美国是否应当伸出援手?
对此,美国国内存在深刻的分歧。杜鲁门总统及国务院认为有必要援助欧洲。副国务卿威廉·克莱顿(William Lockhart Clayton)说:“必须密切关注欧洲形势,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1948年年初将可能发生更严重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崩溃。这将导致美国出口锐减,剩余产品积压,从而导致美国的经济衰退。”
但在国会内,孤立主义势力依然很强劲。很多议员认为,欧洲特别是英法等国,完全可以依靠殖民地快速复兴经济。
然而直至1947年,欧洲经济依然不见起色。高失业率、食品短缺引发了罢工潮,一些国家的社会持续动荡。欧洲经济的低迷对美国经济构成了威胁。自1946年秋季起,美国就面临产能过剩危机。如果欧洲无法购买美国商品,美国经济将受到重大冲击。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咨文称,世界已分为两个阵营;为使欧洲稳定的站在美国一边,一个长远计划即将出台。他的咨文宣告了美国对苏冷战政策的出台,史称“杜鲁门主义”。
在此背景下,美国的欧洲复兴计划——“马歇尔计划”应运而生。
1947年1月,脱下戎装的马歇尔就任杜鲁门政府的国务卿。3月10日至4月24日,马歇尔赴莫斯科参加了四国外长会议,在此期间亲身感受到了欧洲的经济凋蔽和民生艰难。在外长会议上,美苏两国在德国、奥地利等问题上分歧很大。马歇尔深感美苏将在欧洲问题上展开激烈的博弈。在返国途中,他决定由美国承担起帮助西欧经济复兴的重任。
4月28日,马歇尔在回国后的广播演说中说:“欧洲的复兴比期望的要慢得多。分化瓦解的力量日益明显。病人正陷入沉疴,而医生们还在讨论不休。所以我认为不能等待那旷日持久、耗尽精力达成的妥协,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他所说的“病人”指欧洲,“医生”显然就是指美国的决策层。
马歇尔指示当时正在国防大学任教的乔治·凯南(George Frost Kennan)组建一个班子即后来的国务院政策设计司,就欧洲复兴问题提出方案。
当时,美国确实有钱援助欧洲,但是美国舆论是否赞同这种援助呢?
1947年5月8日,副国务卿迪安·艾奇逊受杜鲁门总统之托,在克利夫兰市发表外交政策演说,向美国公众说明“援欧”的必要性。人们把这一演说称为“重要的试探气球”,杜鲁门则称之为“马歇尔计划”的“序幕”。
5月23日,乔治·凯南领导的国务院政策设计司提出了关于“援欧”的研究报告。凯南的基本观点是,当时世界上除美国以外还有四大战略力量——日本、英国、苏联和中欧;一旦苏联和中欧联合起来与美国为敌,将对美国的安全构成最大的威胁;苏联认为西方很快就将有一场经济危机,西欧终有一天需要苏联和东欧的资源和经济支援,到时候苏联就可以提出自己的政治条件,整个西欧就将唾手可得;美国的出路,就是大力扶助欧洲国家的复兴繁荣,以抵挡苏联的影响。
美国国会的一些领袖人物担心,援助欧洲会大量增加美国政府的预算。马歇尔和艾奇逊专门同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阿瑟·范登堡(Arthur Vandenberg)进行了密谈,取得了他的支持和合作。
5月底,在欧洲考察六个星期返回华盛顿的助理国务卿克莱顿(William L. Clayton)向马歇尔和艾奇逊做了报告。他以大量数据描述了欧洲经济惨状,并就美国援助欧洲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他的报告对马歇尔的演说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在上述背景下,一个旨在帮助欧洲盟国恢复经济、遏制左翼势力蔓延的计划最终形成,向外界公布这一政策的时机已经成熟。马歇尔写信给哈佛大学校长詹姆斯·科南特,说自己愿意参加哈佛的毕业典礼,还想借机讲几句话。
1947年6月5日,哈佛大学举行第286届毕业典礼。这天中午,在哈佛园招待校友和贵宾的午餐会上,美国国务卿马歇尔站在纪念教堂的台阶上,向即将毕业的哈佛才俊们发表了15分钟的演说,提出了一项援助欧洲的计划,这就是“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先描述了欧洲的困难,然后说:“美国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他提出了美国“援欧”的基本思路。其一,如果美国政府单方面制订欧洲经济复兴计划,那既不妥当,也收不到效果;因而欧洲应采取主动,美国则尽全力提供援助。其二,美国的“援欧”不是向个别国家提供零星援助,而是向联合起来的欧洲提供援助;就是说,西欧为了得到美国的援助,需要主动向美国靠拢,顺应美国的相关政策;美国则希望通过这项援助计划将整个欧洲团结成为美国所需要的一股力量。
美国政府刻意绕开了国内舆论,没有邀请任何美国记者到演讲现场。同日,杜鲁门总统还特意举行一次记者招待会,以此转移了国内媒体的注意力。副国务卿艾奇逊却四处联络欧洲媒体报道此事,英国广播公司(BBC)全文播送了这篇演讲。
马歇尔的“哈佛演说”,对于深陷困境的欧洲各国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西欧各国领导人纷纷以热情洋溢的讲话表示欢迎。英国外长贝文(Ernest Bevin)盛赞马歇尔演说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演说之一”,“马歇尔计划”是一条“抛给溺水人的生命线”。丘吉尔称:“马歇尔计划”是“历史上最光辉的创举”。
6月17日,贝文前往巴黎,与法国外长乔治·皮杜尔(Gerorges Bidault)商定成立若干专门委员会,以估算西欧究竟需要多少援助。英国希望在“马歇尔计划”以外得到特殊的财政援助,并指望美国通过英国与其他欧洲国家打交道。对此,美国则坚持要求所有参加国共同拿出一个复兴计划。在德国问题上,美国坚持复兴德国经济,法国则从反对转为让步。
1947年7月12日,西欧16国代表在巴黎开会讨论“马歇尔计划”,并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法国力图阻止德国重新强大起来。比、荷、卢三国则希望推动德国复兴来促进自身的经济发展。北欧各国特别是瑞典则始终坚持两点原则:其一,它与东方阵营各国长期存在的贸易联系不应遭到中断;其二,其中立地位不能受到侵犯。英国坚持认为,自己不能仅仅满足于与其他欧洲国家获得相等的援助。美国则一方面极力倡导自由贸易原则,另一方面又要求欧洲团结起来,共同构筑抵制苏联阵营的堡垒。
9月22日,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正式签署总报告,接受了马歇尔提出的条件,做出了努力推进西欧经济一体化的保证,确认了削减西欧各国间的贸易壁垒、促进多边贸易的原则。欧洲人希望得到美国援助220亿美元,而杜鲁门则将这个数目削减到了170亿。经过多轮磋商,美国政府形成了向国会提交的《哈里曼报告》,美工兼职其中建议美国对欧洲进行援助,第一年援助57.5亿美元,4年内美国援助总额在120亿到170亿美元。
这份草案遭到了一些共和党议员的激烈反对。罗伯特·塔夫脱(Robert A. Taft)是其中一个代表人物。左派方面的亨利·华莱士等议员也表示反对。他们认为,这一计划是对美国输出商品资本的极大补助,同时也将加速世界的东西两极化。然而,当1948年2月捷共在“二月革命”中控制政权的消息传来后,美国政界的反对声浪顿时平息下来。
1948年4月2日,美国国会通过了《1948年对外援助法》,对美国援欧的时间、资金数额、政策措施等做了详细规定。其中的第115条对受援国提出了如下要求:必须与美国签订多边与双边协定;出口商品和经济计划,都必须由美国为执行“马歇尔计划”而设置的机构——经济合作总署同意;必须用美国贷款的一部分资金生产美国所需要的战略物资;必须撤销关税壁垒或减低关税率,以利于美国商品的销售;必须取消或放松外汇限制;必须为美国储备战争工业所需的战略原料;在经济上要接受美国的监督;在政治上要排挤或压制各国的左翼势力。
4月3日,杜鲁门签署了上述法案,“马歇尔计划”正式付诸实施。
杜鲁门还批准设置了经济合作总署(Economic Cooperation Administration,简称“ECA”),专门负责该计划的实施,保罗·霍夫曼(Paul G. Hoffman)成为该机构的负责人。同年,该计划的各参加国建立了一个地位与美国经济合作总署并列的机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这一组织后来改名为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简称“OECD”)。它的第一任负责人是法国人罗贝尔·马若兰(Robert Marjolin)。
02/
“马歇尔计划”,助力欧洲实现复兴并走上一体化道路
“马歇尔计划”的参加国为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丹麦、希腊、爱尔兰、挪威、葡萄牙、瑞士、瑞典、冰岛、土耳其16国以及德国西占区。各受援国分别同美国签订了双边协定。
1948年7月,美国经济合作总署开始正式运作。“马歇尔计划”所提供的资金,通常先交付给欧洲受援国政府,由所在国政府和经济合作总署共同管理。来自“马歇尔计划”的援助资金大多用于进口美国商品。在计划实施初期,欧洲各国的进口重点在于食品和燃料等生活必需品,随后转向原料和产品。
同时设立的还有“对应基金”(counterpart fund),其作用是将“马歇尔计划”的援助资金转换成为由当地货币构成的资金。
“马歇尔计划”还包括技术援助计划(Technical Assistance Program),即资助欧洲技术人员和企业家访问美国企业,同时也资助美国技术人员前往欧洲进行指导。
从1948年到1952年6月底,美国向西欧提供了131.5亿美元援助。其中,英国得到32亿美元,法国得到27亿美元,意大利得到15亿美元,联邦德国得到13.9亿美元,份额最少的冰岛也有2900万美元。若考虑通货膨胀因素,这笔援助大约相当于现在的2000亿美元。
在“马歇尔计划”实施期间,西欧经历了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其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长25%,工业生产上升35%,农业生产提高10%。其中,联邦德国的工业增长甚至达到312%。同时,“马歇尔计划”还推动了西欧经济的联合。该计划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西欧各国间的关税壁垒,并使西欧各国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并最终走上了一体化道路。
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的一份报告评价道:“马歇尔援助是输血。它维持了软弱的西欧经济,并使欧洲经济具有促进其本身复兴的力量。”马歇尔也因此获得1953年诺贝尔和平奖。
03/
“马歇尔计划”的平行线——美苏争夺欧洲的博弈
马歇尔计划的基本功能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振兴欧洲经济,二是抑制苏联的扩张。当时,苏联正在稳步确立东欧势力范围,并力图进一步向西欧各国渗透。“马歇尔计划”对于西欧各国而言犹如雪中送炭,对苏联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
对于“马歇尔计划”提出的经济援助方案,苏联和东欧曾有短暂时间的动摇,一些东欧国家也很想得到该项援助。
1947年6月17日,英法两国外长在巴黎举行会晤,商讨落实“马歇尔计划”的事宜,并决定邀请苏联举行三国外长会议。面对英法两国的邀请,苏联一时间犹豫不定。包括莫洛托夫外长在内的很多人都认为,目前苏联需要得到美国的援助。但苏联内部也有人持警惕心态,认为美国不可能无条件地进行援助。在三国外长会议的前三天,苏联世界政治经济研究所所长瓦尔加向莫洛托夫提交了研究报告,阐述了美国推出“马歇尔计划”的背景,认为美国将从中捞取最大的政治利益,并探讨了该计划对苏联的利弊,最终建议莫洛托夫不要贸然接受美国的“糖衣炮弹”。
同日,来自苏联驻美国大使诺维科夫的电文也指出:“马歇尔计划”的本质就是为了扶持西欧,打压苏联,以帮助美国在冷战中取得优势;苏联必须拒绝“马歇尔计划”,并且与美国相抗衡,不然就将彻底落入美国的陷阱中。
这两份报告让莫洛托夫等人很难继续支持“马歇尔计划”。经过重新研究,苏联高层对“马歇尔计划”的态度转为一边倒的反对。
6月27日,莫洛托夫带着对“马歇尔计划”的批判态度参加了英法苏外长巴黎会议。法国外长皮杜尔强调指出:欧洲各国应就“马歇尔计划”成立一个指导委员会,各参加国应向指导委员会提交有关过去的经济计划、存在的问题以及接受援助所需的相关资料,指导委员会进行汇总后提交给美国。
6月28日,莫洛托夫表示,调查各国资源和统一规划欧洲复兴计划侵犯了国家主权,建议各国自行拟定复兴计划。6月29日,英国外长贝文提出了一个与法国方案大同小异的方案,并称“在这个问题上不准备做任何修改”。而莫洛托夫也拒不让步。
6月30日,苏联克格勃特工截获了美英两国就“马歇尔计划”达成的私下协议,这无疑为瓦尔加和诺维科夫观点提供了最好佐证。7月2日,莫洛托夫遵照斯大林的指示宣布苏联代表团退会,苏联拒绝参加“马歇尔计划”。苏联的退出,使“欧洲复兴计划”变成了“西欧复兴计划”,并成为美国联合西欧遏制苏联的一项重要政策工具。
苏联拒绝参加该计划的两天后,美国再次向包括东欧各国在内的22个欧洲国家发出邀请,约定在巴黎开会商议“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一场围绕“马歇尔计划”的美苏博弈正式拉开了帷幕。
苏联在退会之后便发动了揭露和谴责“马歇尔计划”的宣传活动,并明令禁止东欧国家参加该计划。与此同时,莫洛托夫着手实施反击美国的计划。1947年7—8月,苏联分别与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六国签订了一系列贸易协定,形成了苏联与东欧各国的经济网络,使这些国家的对外贸易大多在苏联和东欧内部进行,以此减少对西方市场的依赖。这些协定被西方称作与“马歇尔计划”相对抗的“莫洛托夫计划”。
1949年1月,苏联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五个东欧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以此与西方经济体系相抗衡。
04/
“马歇尔计划”的历史影响
“马歇尔计划”是改变世界格局的大事件,其历史影响极其深远。
其一,通过实施“马歇尔计划”,美国确立了自身在西方世界的领袖地位。美国作为主要由欧洲移民建立的北美国家,自1776年独立以来,就以避免卷入欧洲事务的孤立主义为立国之本。1823年,这种理念又演变成为禁止欧洲列强染指美洲、主张“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门罗主义”。20世纪初期,美国作为争夺远东利益的迟到者,又向欧洲列强打起“门户开放”的旗号。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彻底打破了美国的孤立主义,促其加入到二战中来。二战后,通过实施“马歇尔计划”,美国拯救了濒临崩溃的西欧经济。与此同时,以美国为中心的大西洋两岸西方阵营正式形成。
其二,“马歇尔计划”推动西欧走上了经济复兴和区域一体化道路。在“马歇尔计划”的指导和促进下,西欧各国降低了彼此间的贸易壁垒,密切了相互间的经济联系,为其逐步走上“煤钢联营”、“欧共体”和“欧盟”奠定了基础,并从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成为“北约”这一安全合作体制。
其三,“马歇尔计划”把“杜鲁门主义”落在实处,通过经济竞争击垮了苏联阵营。“马歇尔计划”成为美国对苏冷战战略的利器,其重要目标和功能就在于阻遏苏联向西欧扩大势力范围。通过“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阵营通过40余年间的对抗和竞争,最终击垮了苏联阵营。